周三下午三点,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厅里飘着拿铁香气。隔壁桌两个程序员正激烈讨论着:"听说这次区块链峰会上有个女企业家发言特别犀利......"我竖起耳朵——他们说的可不就是翟欣欣最近参加的那场活动么。
2019年人工智能峰会的意外亮相
记得那年秋天特别冷,国家会议中心门口摆着两米高的金属机器人。翟欣欣穿着...
上周和老张喝酒,他愁眉苦脸地说公司办的科技展没人气。我问他试过用全息投影讲解芯片原理吗?他愣住的样子让我突然意识到,很多策划者还没摸到科技活动的创新门道。
一、内容设计:让硬核科技变"会说话"
中科院去年在深圳办的「量子计算沉浸展」就是个好例子。他们用真人NPC互动剧场替代传统展板,参观者要和"未来科...
周末在小区散步时,我注意到垃圾站旁新增了智能分类回收箱。金属、塑料、玻璃分门别类,扫码投递还能兑换日用品。这种看得见的变化背后,藏着政府那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资源循环项目。从德国的包装押金制度到日本的都市矿山开发,各国都在探索用政策工具撬动循环经济。今天我们就聊聊,政府支持如何让废弃物变"城市矿产"。
政...
上个月帮朋友策划智能家居展会时,他盯着供应商名单问我:"这些公司看起来都不错,但怎么选才不会翻车?"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三年前某次机器人大会的惨痛经历——当时选了家光鲜亮丽但实操经验不足的VR公司,活动当天设备集体宕机,至今还被圈内人当反面教材。
一、科技活动合作方的黄金筛选法则
在798艺术区某次私董会...
一、极客活动的独特基因
索尼中国区技术总监张明阳的开场白很有意思:「我们不是在办产品发布会,是在开技术同学会。」这句话精准概括了该系列活动的核心价值。根据《索尼2023年度技术活动白皮书》显示,极客活动专家讲座的参与者留存率高达83%,远超行业平均的45%。
知识浓度:每场平均讲解7.2项专利技术...
上个月参加高校科技节,看见几个研究生在展台前急得直冒汗——他们的实验数据明明很漂亮,论文却总被期刊退稿。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有位教授说:"好研究也要会说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科技活动中那些让论文脱胎换骨的写作门道。
一、科研论文为什么总卡壳?
记得刚读研那会,我在实验室泡了三个月做出的数据...
上周五晚上,我蹲在儿童乐园陪孩子搭城堡时突然想到——制定科技活动目标就像拼乐高。你得先看清说明书上的成品图(目标),数清楚有多少种积木(资源),还要预估孩子中途会不会把屋顶改成游泳池(风险预案)。
一、找准那根最重要的承重柱
去年某手机厂商的新品技术沙龙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他们的核心目标不是展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