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一到,校园卡就成了大学生活的“经济命脉”。我亲眼见过室友因为误触流量包,三天扣掉半个月话费;也见过隔壁班同学参加校园活动,莫名其妙被开通了付费会员。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让这张小卡片既能方便生活,又不变成“吞金兽”。
一、这些消费陷阱千万别踩
刚拿到校园卡那天,小林兴奋地参加了运营商推荐的“新生福利包”。结果第二个月账单出来,原本39元的套餐变成了89元——原来那个“福利包”是限时优惠,到期自动升级成高价套餐。
自动续费陷阱:58%的学生在毕业前至少中招1次(数据来源:《2023年校园通讯服务调查报告》)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