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在林业合作中有哪些动作?这些项目你可能没听说过
最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根河林区,护林员老张发现工作变轻松了。他举着带联通标志的终端设备说:"以前巡山要带三四个本子,现在这个平板能实时记录温度湿度,还能自动报警。"这背后藏着中国联通与林业部门的深度合作。
一、给森林装"智能手环"的5G项目
2023年4月,联通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签署的协议里藏着个黑科技——他们把指甲盖大小的传感器绑在树干上,这些设备每15分钟就会把树木的生长数据传到云端。护林员李姐开玩笑说:"现在连树都要交话费了,不过交费的是联通。"
1. 实时监测的三大法宝
- 树冠层监测仪:装在30米高的铁塔上,能看清整片林子的"发型"变化
- 土壤传感器:在地下20厘米处偷偷记录着树根喝水的节奏
- 红外摄像头:晚上也能盯着那些想偷伐树木的"夜猫子"
监测类型 | 覆盖省份 | 数据精度 | 数据来源 |
林木生长 | 黑龙江、云南等8省 | ±0.5厘米 | 《2023智慧林业白皮书》 |
病虫害预警 | 全国重点林区 | 识别准确率92% | 国家林草局年度报告 |
二、让老林子学会"上网课"
在福建武夷山的茶树林里,茶农老王发现个新鲜事——联通的技术员给古茶树都贴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见这棵树哪年遭过虫害,施过什么肥,比我家孩子的成绩单还详细。"
2. 林区里的数字教室
- 通过联通5G专网,林农能看专家直播修枝
- AR技术还原树木生长过程,老护林员说像看树精渡劫
- 区块链溯源让每根木材都有"电子身份证"
技术应用 | 合作企业 | 落地场景 | 数据支撑 |
5G+北斗定位 | 中林集团 | 木材运输监管 | 联通物联网平台数据 |
AI图像识别 | 大疆农业 | 病虫害诊断 | 林业科学院数据库 |
三、城里人不知道的碳汇生意
联通的工程师小陈透露,他们在云南种的不是普通树苗:"我们在种'话费树',用户每充100元话费,我们就帮他在碳汇林存1公斤二氧化碳。"这种创新的林业碳汇模式已覆盖12万亩林地。
3. 你看不见的绿色账本
- 每部5G手机用户每年相当于种0.3棵树
- 基站节能技术让每个铁塔省出的电够养活5棵云杉
- 电子发票系统三年省下的纸张相当于保护了2000棵成年桦树
在浙江安吉的竹林里,联通部署的物联网设备正记录着竹子的每一次拔节。当地竹农笑着说:"以前我们说雨后春笋,现在设备比我们先知道哪里要冒新笋。"这些看似平常的变化,正悄悄改写传统林业的生产方式。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