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蛋仔派对里想画小蓝的人形时 这些坑我都帮你踩过了
凌晨三点盯着数位板发呆的时候,突然特别想给《蛋仔派对》里的小蓝画个人形二创。结果搜遍全网发现,关于这个圆滚滚的小家伙拟人化的靠谱教程少得可怜——要么是过于简略的Q版三头身,要么直接跑偏成完全原创角色。干脆把这两天摸索的经验写成干货,给同样半夜手痒的你们参考。
一、先搞明白小蓝的原始设定
在动手前反复观察游戏内建模才发现,这个蓝色小圆球比想象中复杂:
- 色彩体系:不是单纯的普蓝,实际带有灰调钴蓝的质感(Pantone 19-4052 TCX)
- 标志性特征:头顶永远翘着三根呆毛,眼睛的白色高光在左上角固定45度角
- 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脚底有防滑颗粒纹理,侧面看时后脑勺比正面宽15%左右
有次我偷懒直接用现成的人体模板,画完怎么看都觉得是套了蓝毛衣的普通少女。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头身比例上——小蓝原始形态的头部占比约58%,转换成人类体型时最好保持这个视觉重心。
二、人体结构转换的实操技巧
经过十七次推翻重画后,总结出这些血泪经验:
1. 头部处理方案
原版特征 | 人形转化方案 | 常见错误 |
正圆形轮廓 | 保留圆脸基础上加入下颌骨转折 | 画成尖下巴网红脸 |
无鼻梁结构 | 用鼻头圆润的"草莓鼻"画法 | 雕刻感过强的欧美鼻 |
凌晨四点尝试的某个版本特别有意思:把三根呆毛转化成挑染的蓝色发束,结果测试组的00后们纷纷表示"有内味了"。这个案例说明特征转化不必太死板,关键要抓住视觉记忆点。
2. 身体结构的坑
- 手臂摆动幅度参考游戏待机动作——永远保持30-45度外扩
- 腰部建议做成可旋转的蛋形关节,这样还原翻滚技能时更合理
- 脚掌要画得比常规比例稍大,才能承接原版的蠢萌感
有张废稿就是因为小腿画得太纤细,看起来像蓝色羽毛球。后来参考了吉卜力动画里少女的腿部线条,在膝盖处加入微微的肉感才协调起来。
三、色彩与材质的灵魂所在
用过所有蓝色马克笔后,终于调出最接近游戏原版的配方:
- 基底:C80 M40 Y0 K0(别问为什么不是纯蓝,游戏光效会吃掉饱和度)
- 阴影:加10%群青+5%佩恩灰
- 高光:意外发现带珠光的淡紫色比纯白更有体积感
布料选择上走过不少弯路。最开始用皮革材质,结果像暴发户家的蓝沙发;换成天鹅绒又太厚重。现在固定用哑光棉质为主,在袖口领口加入少量反光条纹,既保留游戏感又适合人类穿着。
四、那些容易翻车的动态瞬间
画静态立绘不算难,真要还原游戏里的经典动作时:
- 翻滚状态:人体脊柱根本做不到的弯曲度,需要参考猫科动物腾空时的流线型
- 被击中懵逼:眼睛变成蚊香状时,记得保持瞳孔间距不变(很多人会画成斗鸡眼)
- 胜利姿势:举起双手时要露出腋下衣服接缝,这是很多人形化忽略的机械感细节
上周给同人展赶稿时,连续画废六张都是因为摔倒动作。后来发现诀窍是把人体当成装满水的气球,着地时所有布料和头发都要有向上扬起的趋势——这个物理细节让完成度瞬间提升。
咖啡杯已经见底,窗外鸟叫提醒我又熬了个通宵。最后分享个邪道技巧:画到瓶颈时不妨把小蓝的皮肤换成人类肤色试试,经常能暴露出结构问题。反正我的数位笔还剩12%电量,应该够把昨天那张半成品的腿部线条再修改一稿...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