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活动中的团队建设游戏:增强成员间信任的技巧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办公室里的小张最近总在茶水间叹气,他说团队里新来的实习生连开会都不敢抬头发言,老员工们各自为战,项目进度像蜗牛爬。其实这种场景,很多团队都经历过。当同事之间缺乏信任,再好的方案都可能卡在沟通环节。这时候,一场设计巧妙的团队游戏,往往比十场动员会更管用。

信任就像胶水,能把散沙变成混凝土

心理学教授布琳·布朗在《脆弱的力量》里说过,真正的信任是允许自己暴露弱点。去年我们给某科技公司做团建,技术总监老李死活不愿意参加“信任背摔”游戏,结果在“故事接龙”环节,他分享自己刚入职时搞砸项目的经历,反而让团队打开了话匣子。

这些信号说明团队需要补信任课

  • 开会时超过3个人同时在刷手机
  • 跨部门协作需要领导出面才能推进
  • 新人入职三个月还说不上同事们的昵称

亲测好用的五大信任催化剂

1. 蒙眼搭桥:黑暗中寻找光明

上周在幼儿园家长会上,我们用这个游戏破冰。15个互不相识的家长,蒙着眼用PVC管搭桥,李太太不小心踩到王先生的脚,结果两人后来成了接送孩子的拼车搭档。关键是要让成员在失去视觉时,不得不依靠他人声音提示。

游戏名称核心训练点适合人数数据来源
蒙眼搭桥非语言沟通8-20人哈佛商业评论2022
信任之旅责任承担10-30人MIT团队动力学实验室
人椅接力肢体信任5-15人《团队协作的五种障碍》

2. 秘密交换站:把心事装进漂流瓶

广告公司创意部最爱的游戏。每人匿名写下近期工作困扰,混洗后随机抽取并给出建议。上个月有个文案写“总担心自己的创意被剽窃”,结果大家讨论出了“创意银行”制度,现在每个idea都会登记贡献者。

3. 时间胶囊:穿越时空的对话

适合长期项目团队。开工时每人录段视频给三个月后的自己,验收时集体观看。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老赵看着自己当初担心工期紧张的焦虑模样,摸着光头自嘲:“早知道该多相信兄弟们”。

三个让游戏效果翻倍的小心机

  • 午后2-4点进行,这时候人体体温最高,更愿意肢体接触
  • 准备解压玩具,指尖陀螺能让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
  • 水果代替零食,分享橙子时粘在手指上的汁水会催生莫名的亲密感

4. 错位拼图:缺角才是完整

把公司Logo拆成碎片,每个小组拿到的都是其他组的拼图片。市场部那次玩嗨了,财务部的小刘举着销售部的拼图碎片喊:“原来你们每次报销单填错不是故意的啊!”

5. 真人图书馆:借阅活的故事书

参考北欧流行的真人图书馆模式,每个人用15分钟讲述人生重要转折点。快递公司的区域经理老周说起早年送件被狗追的经历,让95后下属们突然发现,这个总板着脸的上司居然会学狗叫。

避开这些信任杀手

去年某次失败的团建给我们上了课:在35度高温下玩两人三足,汗湿的后背贴在一起只会滋生尴尬而不是信任。还有次让有洁癖的姑娘玩面粉传递,她僵硬的嘴角现在想起来都心疼。

茶水间飘来现磨咖啡的香气,小张哼着歌路过,他说昨天玩蒙眼搭桥时扶了他三次的小伙子,居然就是那个不敢说话的实习生。窗外的云朵慢慢聚拢又散开,像极了团队里正在重新排列组合的人际关系。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