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式神的变化大吗?这五年我亲眼见证的真相
凌晨三点,我第487次刷完御魂本,看着仓库里吃灰的初代SSR,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游戏里的式神,早就不是当年那批"原住民"了。作为开服老咸鱼,今天就用实战经验聊聊式神们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数值膨胀:从"一拳超人"到"计量单位"
记得2016年茨木童子刚出时,"溢出伤害"这个词能让整个寮频道沸腾。现在?随便一个新式神的溅射伤害都是当年茨木的3倍起步。用具体数据说话:
时期 | 典型输出式神 | 单段伤害基准(万) |
2016-2017 | 茨木童子 | 8-12 |
2018-2019 | 玉藻前 | 15-25 |
2020-2021 | 阿修罗 | 40-60 |
2023至今 | 须佐之男 | 80-120+ |
现在回看早期攻略里"6星茨木带破势能秒魂十"的教程,简直像在考古。前两天我用满技能初代荒总打突破,伤害还没对面晴明的盾厚...
二、机制迭代:从"无脑输出"到"俄罗斯套娃"
早期的式神技能描述就两三行字,现在新式神的技能说明长得像小作文。举个典型例子:
- 2017年大天狗:刮四次风,每次伤害递减
- 2023年季:先叠"四季"buff,根据季节切换效果,春形态治疗附带驱散,夏形态普攻溅射,秋形态...(后面还有五行字)
最近出的言灵更离谱,要同时计算「言」「灵」「咒」三种状态层数,我打结界突破时经常要暂停半分钟读说明书。不过说实话,这种复杂机制确实让斗技从"比谁先出手"变成了"比谁先秃头"的脑力战。
2.1 被遗忘的原始人
现在还能用的初代式神屈指可数:
- 拉条三兄弟(山兔/镰鼬/面灵气)
- 打火机(追月神/辉夜姬)
- 丑女这种特殊机制式神
其他像青行灯、妖刀姬这些,要不是出了SP形态,早就该进《阴阳师博物馆》当展品了。
三、就业岗位:从"全能王"到"螺丝钉"
以前培养个6星式神能用半年,现在?专岗专用才是常态:
- 魂王:须佐之男+阿修罗+饭笥
- 永生之海:SP花鸟+SP清姬
- 地鬼冲榜:季+寻香行
我徒弟上周抽到酒吞童子兴奋得半夜给我发消息,我只能委婉告诉他:"现在这哥们主要就业场景...是在协同斗技里当演员。"
四、皮肤进化论:从"换色怪"到"变形金刚"
还记得早期皮肤被吐槽是"染色剂滞销"吗?现在典藏皮的特效:
- 技能动作完全重做(比如大舅的狐火变凤凰)
- 战斗语音新增3-5种
- 出场带全屏动画
有次我开着最低画质打突破,对面须佐的雷神特效直接让我的千元机卡成PPT——这哪是皮肤啊,根本是官方外挂。
凌晨四点的闹钟响了,该收菜了。看着庭院里站着的八百多个式神,突然想起开服时寮里大佬说的那句话:"式神就像你的孩子,总要看着他们长大"。虽然现在他们有的成了学霸(SP形态),有的成了家里蹲(仓管),但每次看到初代鸟姐皮肤上那道划痕(当年刷魂十太激动摔的),还是会想起那个用雪女打遍天下的夏天。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