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商家都在吸引哪些人?带你扒一扒他们的"秘密客户清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活动商家总是人满为患?上周五下班经过商场,看见新开的奶茶店排着长队,门口立着"第二杯半价"的招牌。我站在对面观察了半小时,发现来买的基本都是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还有几对带着孩子的夫妻。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活动商家心里都揣着本明白账。
一、年轻群体撑起半边天
美团研究院2023年数据显示,18-35岁消费者贡献了活动商家45%的客流量。上周我去大学城走访,发现这里的商家个个都是搞气氛的高手:
- 奶茶店:凭学生证享专属折扣
- 剧本杀馆:周末组队优惠人均减30元
- 网红餐厅:小红书打卡送限定甜品
1. 在校大学生
南京某高校周边的炸鸡店老板给我算了笔账:"学生客单价虽然低,但胜在复购率高。我们每月搞'拼单日',10人成团打5折,现在微信里存着28个学生群。"
2. 职场新鲜人
在北京国贸上班的Lisa说:"我们办公室女孩有个'羊毛群',专门分享周边商家的限时优惠。上周五刚用公司证明办了健身房的'白领月卡',比原价便宜200块。"
年龄层 | 消费特征 | 偏好活动 | 占比 |
18-22岁 | 价格敏感 | 拼团/学生证优惠 | 31% |
23-28岁 | 品质优先 | 联名款/场景消费 | 42% |
29-35岁 | 时间宝贵 | 会员储值/快速通道 | 27% |
二、企业客户是隐形金主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活动商家30%的营收来自企业订单。我表哥开的烘焙坊去年开始接公司下午茶订单,现在专门设了企业服务专员。上周他们刚做完某互联网公司的周年庆蛋糕,单笔订单就超过2万元。
- 年会场地布置
- 员工福利采购
- 客户伴手礼定制
三、家庭客群不容小觑
上周末在儿童乐园听到个有意思的对话:"妈妈,玩够五次可以换汪汪队贴纸!"小朋友举着集章卡蹦蹦跳跳。商家这招真是高明——既锁定了回头客,又延长了消费链。
家庭类型 | 消费场景 | 活动偏好 | 客单价 |
三口之家 | 周末休闲 | 亲子套餐 | 150-300元 |
二孩家庭 | 生日聚会 | 场地包场 | 800-1500元 |
三代同堂 | 节日聚餐 | 团圆套餐 | 500-1000元 |
四、本地居民是基本盘
社区超市的王阿姨告诉我:"我们店每月8号是'邻里日',持小区门禁卡打9折。现在很多老街坊到日子就自动来囤货,比发传单管用多了。"这种扎根社区的运营策略,让很多连锁店都眼红。
记得有次去菜市场,卖水产的老张跟我说:"现在年轻人手机买菜的多,但我这搞'买满送葱姜'的老法子,还是能留住不少会过日子的阿姨。"你看,活动形式不在新旧,关键要懂自己的客户。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找到灵感,下次路过活动商家时,不妨多观察两眼——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他们的"目标客户"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