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玩音乐的人多吗?聊聊游戏里的音乐玩家生态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2

凌晨三点,我蹲在游戏大厅里挂着"求佛系"的ID,突然听见隔壁传来一段钢琴版《生日快乐》——好家伙,这年头连第五人格都开始卷音乐技能了?作为从内测玩到现在的老咸鱼,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个看似冷门却意外活跃的群体。

游戏里的音乐人都在干嘛?

先说结论:比你想的多,但没你想的那么专业。根据2023年非官方玩家普查(数据来源:第五人格兴趣社群调研),每局匹配平均会遇到1-2个带音乐元素的ID或签名,比如:

第五人格玩音乐的人多吗

  • "中央音乐学院落榜生"
  • "弹琴比溜鬼容易"
  • "修机不如打碟"

这些人主要分三种流派:

流派 特征 常见行为
实战BGM党 耳机里永远放着自选歌单 翻窗必卡点,砸板要踩拍子
大厅演奏家 把准备界面当音乐会 用按键音效弹《致爱丽丝》
二创up主 游戏只是素材库 剪辑角色踩点视频到凌晨四点

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游戏里机械师的玩偶走路声能组成八度音阶,去年有个大学生靠这个在B站发了首《卡农》,播放量直接破百万。现在自定义房经常能看到一群人围着玩偶开音乐会——当然最后总变成屠夫来砸场子。

音乐元素对游戏体验的影响

第五人格玩音乐的人多吗

说真的,这游戏音效设计本身就够音乐人玩半年。不同角色翻窗声像打击乐,约瑟夫相机"咔嚓"是天然hi-hat,红蝶移形换位时的音效简直是为电子乐量身定做。我采访过几个音乐区主播,他们普遍反映:

  • 用钢琴家角色时胜率下降15%(因为总想弹完副歌再跑)
  • 遇到小提琴BGM的监管者会主动送人头("这混响太专业了")
  • 61%的佛系局是由音乐相关ID触发的

最离谱的是去年七夕,有个玩家用游戏音效还原《告白气球》,结果对面红蝶听完直接原地挂机——后来在公屏发了句"弹错两个音"才把他挂上天。

玩家自创的奇葩玩法

现在高阶排位流行"音游流",就是根据监管者心跳节奏走位。我见过最绝的是用调香师回溯卡《野蜂飞舞》节拍,把屠夫溜到主动投降。不过这种玩法有个致命缺陷:当BGM突然切到《最炫民族风》时,99%的人会节奏崩盘。

音乐社区的活跃度观察

翻了下网易云音乐,带#第五人格#标签的原创歌曲有2.3万首,其中监管者角色歌占比高达78%。最火的《红蝶·彼岸》系列已经出到第17个remix版本,评论区每天都在吵"日式和风版比蒸汽波版更有宿命感"。

比较有意思的是二创作品的传播规律:

平台 内容倾向 典型热评
网易云 角色同人曲 "歌词把约瑟夫写活了"
B站 音效创意视频 "用前锋撞墙声做drop太绝了"
抖音 踩点剪辑 "这个转场配祭司井盖绝了"

有个做游戏音效分析的音乐区up主跟我吐槽:"现在投稿不加上第五人格元素,播放量都过不了五千。"上周他拆解小丑火箭筒音轨的视频,愣是被观众听出隐藏旋律,第二天贴吧就出了八页乐谱分析帖。

为什么这个群体持续增长?

首先得承认,游戏本身在音效设计上确实下了功夫。根据《沉浸式游戏音效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理论,第五人格那种金属碰撞混着老旧唱片杂音的质感,特别容易激发创作欲。再加上角色都有独立主题音乐,光祭司的吟唱采样就养活了多少电子音乐人。

另外游戏机制也推了一把——

  • 准备大厅能自由触发按键音效
  • 角色动作自带节奏感(比如入殓师的收棺动作)
  • 赛季精华抽奖动画是现成的MV素材

最重要的是,音乐成了社交硬通货。上次我看见两个玩家在公屏用歌词接龙吵架,从周杰伦对接到贝多芬交响乐编号,最后莫名组了乐队。现在游戏社团招人标准都变成"能扒谱的优先"了。

凌晨四点十七分,大厅里那个弹琴的玩家终于换了曲子。是《生日快乐》变奏版,夹杂着监管者逼近的心跳声。我蹲在角落听完,突然觉得这游戏或许真需要个音乐模式——当然,前提是网易先把钢琴键位优化下,现在弹个《小星星》都得三指操作,谁顶得住啊。

关键词玩音乐音乐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