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眼中的正常玩家 梦幻西游
凌晨两点半,我蹲在电脑前啃着冷掉的炸鸡,突然想到个事儿——梦幻西游的策划们到底怎么定义"正常玩家"?这问题像根鱼刺卡在喉咙里,不吐不快。
一、那些年我们误解的"正常玩家"
去年帮战遇到个89级方寸,全身无级别却坚持用催眠符点杀变异芙蓉。我问他图啥,他回了句:"你不觉得粉色芙蓉挨打时的惨叫特别带感吗?"策划要是看到这种玩家,估计得把咖啡喷在数值表上。
但仔细想想,所谓正常玩家在策划文档里大概长这样:
- 每天稳定在线3-6小时
- 会为限量祥瑞掏钱但不会卖肾
- 能分清金刚石和定魂珠的区别
- 知道押镖不该往境外跑
可现实是,我在朱紫国见过连续三年只种摇钱树的退休教师,也见过专门收集各种死亡方式的奇葩(这哥们最近在尝试被大海龟无限连击致死)。
二、数值策划的显微镜
策划们其实有套隐藏的玩家分类算法,我根据这些年当帮主偷听到的小道消息,大概还原出这个表格:
玩家类型 | 行为特征 | 策划关注度 |
搬砖党 | 五开刷金,脚本比亲儿子还亲 | ★★★(重点打击对象) |
情怀党 | 带着泡泡逛长安,截图发朋友圈 | ★(偶尔发点怀旧锦衣哄哄) |
数据帝 | 能背出所有召唤兽成长系数 | ★★★★(免费测试员) |
佛系玩家 | 上线钓鱼,被强P就当免费回城 | ★★(活跃度分母) |
我认识个策划助理,他电脑桌面分类文件夹叫"人类观察报告",里面存着各种玩家行为日志。有次他喝大了说漏嘴:"我们更怕那种规律性不正常的正常玩家——比如每周三固定用飞行符摆出SOS图案的。"
三、经济系统的隐形标尺
你们发现没,最近三界功绩改来改去,其实就是在找正常玩家的消费临界点。就像我那个开宠物店的现实朋友,他总说:"养猫的人分两种,买进口猫粮的和觉得剩饭就够的,我们得找到中间那群会买国产高端粮的。"
具体到游戏里,策划最在意的几个指标:
- 点卡消耗/产出比(控制在1:1.2左右)
- 藏宝阁手续费流水(听说能养活半个项目部)
- 周末活动参与率(低于40%就得上紧急预案)
有次我帮里来了个自称"经济系统研究员"的,这哥们用三个月时间证明:当服务器里80级腰带书价格超过45万时,会引发连锁跑环危机。后来听说他被某大厂挖走了,走前在长安城用彩果摆了道微积分方程。
四、那些被系统误伤的"正常人"
去年七夕任务,我认识对现实情侣因为玫瑰价格暴涨闹分手。男的怒冲五千块秒光全服玫瑰,结果被系统判定为商业行为冻结账号。客服回复特别有哲理:"您对浪漫的追求触发了我们的风险机制。"
常见的误伤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 连续跑商被当成脚本(其实只是强迫症患者)
- 倒卖低级兽决被扣上商人帽子(纯属个人爱好)
- 给徒弟送装备被系统判定为线下交易(人间自有真情在啊)
现在想想,当年那个因为坚持用大海龟通杀地煞而被举报开挂的兄弟,可能才是策划理想中的正常玩家——既保持了游戏热情,又完美避开了所有付费陷阱。
五、我们都在扮演"正常"
有回线下见面会,主策划说他们最头疼的不是外挂,是玩家群体的集体演技。问卷调查都说讨厌氪金,但限量祥瑞每次秒空;骂完新门派太强转头就转职;测试服反馈"难度适中"正式服却骂成狗。
这让我想起帮派里那个每天喊"退游"的龙宫,三年过去了他不仅没走,还成了我们服第一个给谛听打上须弥真言的狠人。有次喝醉他跟我说:"骂归骂,但想到家里孩子还等着看我打武神坛..."
窗外天快亮了,游戏里的晨光照在傲来国的海滩上。那个坚持用暗器打图的女儿村又上线了,她摊位名字今天改成"正常玩家申请出战"。我突然觉得,或许根本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就像永远算不准的炼妖概率,正是这些看似不正常的坚持,让这个二十年的老游戏始终冒着热气。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