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搞促销的时候,你的生意账户真的会被「误伤」吗?
上周末带娃去商场,看见肯德基门口排起二十多人的长队,玻璃窗上贴着「疯狂星期四+半价桶」的海报。隔壁老王家的炸鸡店却冷清得能听见空调外机滴水声,这场景让我突然想起个事——当餐饮巨头搞大促时,咱们普通商家的线上账户会不会跟着遭殃?
流量狂欢背后的暗涌
去年双十一期间,某茶饮品牌市场总监李姐跟我吐苦水:「我们在美团投的『奶茶』关键词,平时每次点击3块8,喜茶搞买一送一那周直接涨到6块2。」这话让我想起艾瑞咨询《2023本地生活营销白皮书》里的数据:头部品牌大促期间,同品类商家广告成本平均上浮40%-60%。
活动类型 | 影响半径 | 账户受影响概率 | 应对方案 |
---|---|---|---|
新品上市(如:汁汁牛堡) | 3公里商圈 | 68% | 错峰投放+场景化关键词 |
节日促销(如:圣诞炸鸡桶) | 全城范围 | 89% | 提前储备长尾词流量 |
会员日(疯狂星期四) | 平台全域 | 94% | 优化时段定向+组合优惠 |
你的广告费是怎么被「截胡」的
上周三早上十点,做炸鸡外卖的小张发现往常这个点该有的订单迟迟没来。打开后台才发现,自家在饿了么买的「炸鸡套餐」关键词,展示量比平时少了三分之一。原来那天肯德基刚上线19.9元套餐,平台自然把更多曝光给了「金主爸爸」。
- 搜索广告:品牌词流量暴涨挤压通用词
- 信息流广告:平台算法优先推荐高转化内容
- 自然流量:用户注意力被集中收割
三个真实案例带来的启示
做茶饮的「蜜雪冰城模仿者」陈老板发现,每当肯德基的奶茶买一送一,自己抖音直播间在线人数就会从200+掉到50左右。但他在小红书发「比K记奶茶更浓的配方」干货帖时,互动量反而比平时高30%。
这让我想起《内容营销革命》里提到的「借势法则」——与其在别人主场硬刚,不如在关联场景创造需求。就像下雨天卖雨伞的会在便利店门口摆摊,而不是去和超市打价格战。
见招拆招的实战手册
开轻食店的周姐有招挺绝:每逢汉堡王推新品,她就做「吃汉堡也不胖的5个窍门」短视频。既蹭了热点,又精准锁定健身人群,美团外卖单量还能涨15%。
- 提前72小时监测竞品动向(可以用工具但别依赖)
- 把「炸鸡」关键词换成「深夜解馋」「办公室拼单」
- 在用户晒单高峰期(晚8-10点)加投互动广告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肯德基APP推送优惠券时,有些奶茶店的私域社群反而更活跃。原来大家领了汉堡优惠券,顺手会想「要不要配杯喝的」,这就给了周边商家捡漏的机会。
说到底,流量江湖就像菜市场,有人吆喝得大声,自然有人被盖过风头。但总有些聪明摊主,会在海鲜区卖姜葱,在蔬菜摊旁摆调味瓶。下次看到肯德基又开始疯狂星期四,记得检查下账户里的关键词是不是该「换个马甲」出场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