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用线上平台让品牌「活」下去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4

街角咖啡馆的老张最近总跟我念叨:"以前总嫌外卖麻烦,现在看着空荡荡的座位,真想把每个进店顾客都拉进微信群。"这场持续三年的疫情,让无数像老张这样的经营者意识到:线上平台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一、选对平台就是选对战场

打开手机应用商店,上百个社交软件让人眼花缭乱。品牌传播就像钓鱼,得知道鱼群聚集在哪个水域。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不同平台的用户画像差异明显:

平台核心用户内容偏好数据来源
微信视频号30-50岁生活技巧/知识科普腾讯2023Q1财报
小红书18-35岁女性美妆/生活方式小红书商业白皮书
快手下沉市场剧情段子/实用技能快手磁力引擎报告

1.1 小餐馆的抖音逆袭

我家楼下火锅店王老板去年开始拍后厨备菜视频,真实展示熬制牛油底料的过程。配合看得见的放心食材话题,单条视频最高播放破50万,现在每天外卖订单要提前3小时截单。

二、内容要像邻居聊天般自然

疫情期间用户更渴望真实感,某服装品牌的市场总监告诉我:"我们把设计师手稿直接拍成vlog,销量比精修海报高3倍。"

  • 干货教学:烘焙店直播教做「平替版」甜品
  • 幕后故事:物流公司记录送货日常
  • 用户共创:奶茶店让粉丝投票决定新品配方

2.1 别让用户觉得在看广告

母婴品牌「亲亲袋鼠」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的育儿知识专栏每期植入1款产品,但评论区最常见的是"看了三遍才发现是卖纸尿裤的"。

三、线上互动要像朋友聚会

某连锁健身房疫情期间开发的「云擂台」玩法很有意思:用户上传锻炼视频,点赞量换算成抵扣券。这种玩法让他们的企业微信新增了2万活跃用户。

记住这些互动小技巧:

  • 定期发起主题打卡(如居家办公姿势挑战)
  • 用抽奖插件代替直接打折
  • 客服账号要有真人头像和个性签名

四、直播不是电视购物

某地方文旅局的直播给我很大启发:主播带着网友"云逛"古城小巷,实时解答关于青石板路的疑问,最后顺带推荐当地特产,这种「软植入」让特产销量翻了7倍。

疫情下品牌线上生存之道:平台选择与互动策略

直播类型适用场景转化率数据来源
工厂直击生产型企业8-12%淘宝直播2022年鉴
情景短剧快消品15-18%快手电商报告
知识问答教育机构20-25%得到APP内部数据

五、私域流量是救命氧气瓶

美妆品牌「花知晓」的企微运营堪称教科书:他们的客服会把用户按肤质分群,雨季推送持妆技巧,换季时提醒护肤注意事项,复购率做到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5.1 微信社群运营三件套

  • 早晚安打卡结合产品特性(咖啡社群发「晨间唤醒时刻」)
  • 定期清理潜水成员保持活跃度
  • 重要通知用语音条发送更亲切

六、数据要看得懂更要用的上

某母婴品牌市场专员分享的经验很实用:他们发现每周三下午用户最爱看辅食教程,就把新品试吃活动固定安排在这个时段,转化率比其他时段高40%。

重点关注这些数据指标:

  • 内容热力图(用户停留时间分布)
  • 跳出率高于70%的页面
  • 搜索关键词TOP50清单

老张的咖啡馆现在每天在朋友圈发「咖啡小知识」,周末开直播教拉花技巧。上周路过时看到他在打包外卖订单,胸前的围裙上印着大大的直播间二维码。窗台上的绿萝在春风里轻轻摇晃,玻璃上贴着的新品海报右下角,有个不太显眼的「视频号同款」小标签。

疫情下品牌线上生存之道:平台选择与互动策略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