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搞活动必须知道的7条法律红线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2

老张在步行街开了八年火锅店,上周搞"充值三倍当餐免单"活动,结果被市监局罚了五千块。他蹲在店门口抽着烟叹气:"早晓得要查这些条条框框,我就不搞这个噱头了。"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餐饮圈上演,今天就给大家理清楚搞促销必须注意的那些法条。

一、食品安全法要当心头条

去年南京某网红奶茶店搞"买一送一",把临期原料做成赠品,结果吃倒十几个客人。记住这三个重点:

  • 原料溯源要清晰:进货单据保存不少于6个月
  • 操作规范不能松:赠品也要符合餐品卫生标准
  • 过期产品要销毁:不能以任何形式重新利用

临期食品处理规范

保质期限 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
到期前72小时 必须下架 《食品安全法》第34条
到期前24小时 可员工内购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二、广告宣传别踩这些坑

餐饮搞活动需要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朝阳区有家川菜馆去年双十一挂出"全北京最辣"的横幅,被职业打假人盯上索赔三万。宣传用语要注意:

  • 禁用绝对化用语:最、第一、顶级等
  • 折扣计算要透明:原价需有30天销售记录
  • 赠品也要开发票:消费者有权索要赠品凭证

三、明码标价是基本线

上个月杭州某自助餐厅搞"晚市特惠",把79元/位写成"晚市特价",被认定价格欺诈。记得:

  • 价格牌要用红色标特价
  • 同时标注原价和现价
  • 套餐要注明主食品种数量

常见价格违法类型对比

违规类型 典型案例 处罚标准
虚假折价 虚构原价 5-50万元罚款
价格混淆 模糊计量单位 没收违法所得

四、消费者权益要摆正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餐厅在活动条款写"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这直接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别注意:

  • 不得设置最低消费
  • 预付卡有效期不少于3年
  • 团购券必须等同现金待遇

五、消防检查提前做

餐饮搞活动需要遵循哪些法律法规

去年跨年夜,某音乐餐吧因促销活动超员30%被停业整顿。办大型活动要:

  • 提前15日报备消防
  • 每50人配1个灭火器
  • 安全通道保持1.2米宽度

六、员工权益别忽视

去年劳动节期间,上海某连锁餐饮让员工连续工作16小时搞促销,被员工集体投诉。记得:

  • 单日加班不得超3小时
  • 促销补贴要单独列明
  • 临时工也要买意外险

七、税务申报要合规

有个老板搞"扫码领红包"活动,三个月漏报8万赠品支出,最后补税还交滞纳金。注意这些细节:

  • 赠品视同销售计税
  • 代金券消费要当月申报
  • 奖品需代扣20%个税

看着对面新开的奶茶店又在搞"开业狂欢",老张掏出小本子记下刚学会的这些门道。街角飘来火锅底料的香气,他决定下周重新策划个合规的会员日活动——这次得先把方案拿去给做律师的表妹把把关。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