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费线报活动真的会让运营商亏钱吗?小区王姐都开始薅羊毛了
上周在小区门口碰到邻居王姐,她举着手机冲我喊:"快来扫码!充100送50呢!"我凑近一看,又是某运营商的话费线报活动。回家路上我就在想:这些铺天盖地的优惠,真的不会让运营商赔本赚吆喝吗?
运营商的话费优惠到底有多少花样
在便利店买瓶水都能看到三大运营商的海报,这些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 即时返现型:充100得150,就像王姐参加的那种
- 套餐叠加型:99元月租包含100G流量+200分钟通话
- 社交裂变型:邀请好友办理套餐双方各得20元话费
最受欢迎的五大优惠形式
活动类型 | 参与率 | 平均让利幅度 | 数据来源 |
充值返现 | 68% | 42% | 2023通信业年报 |
流量翻倍 | 55% | 31% | 工信部Q2报告 |
亲友推荐 | 47% | 18% | 运营商内部数据 |
优惠背后的精算游戏
运营商市场部的小李跟我说,他们做活动就像开餐厅:"第二份半价不是亏本,而是要把固定成本摊薄。"他们最在意的三个指标是:
- 用户离网率能不能降2个百分点
- ARPU值(每用户收入)能否维持45元以上
- 新增用户获取成本是否低于800元
成本控制的关键细节
去年某省公司推出的"充300送智能手表"活动,表面看是亏本买卖。但他们批量采购手表的成本只要89元,而用户预存的话费至少能绑定12个月在网。这种"硬件补贴"策略让该省全年离网率下降了1.8%。
三大运营商的打法差异
运营商 | 主推活动 | 用户增长 | ARPU变化 | 数据来源 |
中国移动 | 全家享套餐 | +3.2% | -1.5元 | 2023中期财报 |
中国电信 | 5G会员日 | +5.1% | 持平 | 投资者说明会 |
中国联通 | 王卡升级版 | +4.7% | +0.8元 | 行业交流会 |
电信的5G会员日固定在每月19号,这个设计很巧妙。用户习惯了每月中旬关注优惠,既培养了消费习惯,又避免了全年无休的补贴压力。
优惠活动会不会成为常态?
楼下营业厅的玻璃窗上,去年贴优惠海报的位置已经装上了固定展示架。营业员小张说现在每周都要更新两三次活动内容,但公司考核他们的指标,已经从"发展新用户"变成了"存量用户价值挖掘"。
黄昏时分,小区广场又传来熟悉的喇叭声:"存话费送大米啦!"王姐提着新拆封的5kg装大米走过,手机壳上还贴着三个不同运营商的优惠二维码。快递站的老赵边扫码边说:"反正话费总要充的,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