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五人格玩家突然沉迷明日方舟谷子:一场跨次元消费实录
凌晨三点,我第18次刷新淘宝页面,盯着那个「明日方舟 能天使 痛甲」的预售链接发呆。左手边的抽屉里还躺着上周到货的第五人格先知盲盒——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在完全不同的游戏周边里冲动消费了。你说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游戏,怎么就突然在我的钱包里完成世纪大和解了呢?
从「非对称」到「塔防」的奇妙跳跃
事情得从半年前说起。作为第五人格老玩家,我的消费轨迹原本特别单纯:
- 每赛季必买推理之径紫皮
- 限定金皮出来就氪保底
- 偶尔收几个二手周边吧唧
直到某个深夜,在等排位匹配时随手点开明日方舟的「危机合约」直播。当时就想:"这UI设计也太对强迫症胃口了"——结果第二天手机里就多了个罗德岛图标。更可怕的是,三周后我的购物车突然出现了「阿米娅同款耳机」和「德克萨斯立牌」。
消费类型 | 第五人格时期 | 双坑时期 |
月均支出 | 200-300元 | 600-800元 |
主要品类 | 游戏内皮肤/挂件 | 谷子(吧唧/立牌/痛甲) |
那些让人破防的消费心理学陷阱
后来整理消费记录才发现,两个游戏的周边营销简直是把斯金纳箱原理玩出花了:
- 第五人格的「限定」永远标注具体下架时间
- 明日方舟谷子总爱搞「通贩+场贩」双轨制
- 两家都热衷出需要拼团的「隐藏款」
最要命的是,当你同时关注两个圈子的二手交易市场时,会发现第五人格的「初代限定金」和明日方舟的「一周年限定徽章」在闲鱼上能炒到原价五倍——这种信息看多了,买谷子时总有种"现在不买以后更贵"的错觉。
钱包黑洞:当「谷圈」黑话入侵生活
有天我妈突然问我:「你快递单上写的『复数吃谷』是买什么粮食?」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能流畅使用这些术语:
- 「吃谷」:买周边(来自日语「グッズ」)
- 「担推」:专门收集某个角色
- 「排球」:拼团抢购
更魔幻的是实际对比两家周边设计:
品类 | 第五人格 | 明日方舟 |
吧唧 | 角色+监管者武器元素 | 干员精二立绘Q版 |
立牌 | 常带游戏场景底座 | 动态透明材质 |
现在书桌上,红蝶的金属书签和银灰的亚克力立牌诡异同框。最离谱的是上周整理谷子时,发现第五人格的「囚徒」电阻徽章和明日方舟的「麦哲伦」雪花吧唧放在一起居然毫无违和感——都是蓝白配色带科技感元素。
关于「双坑战士」的生存现状
在同时加入两个游戏的周边群后,发现几个有趣现象:
- 第五人格玩家更热衷讨论「谷美」(周边摄影)
- 明日方舟玩家更多纠结「谷况」(周边保存状态)
- 但两类群聊最终都会变成「拼箱/转单/代购」信息流
有个玩第五人格「雕刻家」的朋友,最近突然在群里问"舟游的冬装谷什么时候开订"。大家沉默三秒后,聊天记录瞬间被「+1」「求代购」「拼团缺1」刷屏。你看,人类的本质果然是复读机。
当消费变成「次元裂缝」
现在每次拆快递都要面临灵魂拷问:
- 这个月第五人格「心理学家」的新皮肤要198
- 明日方舟「浊心斯卡蒂」的景品吧唧要128
- 但钱包里只剩200...
最后往往变成"先买容易绝版的"或者"选能和其他谷子搭配的"。上周为了凑满减,甚至把第五人格的「昆虫学者」透卡和明日方舟的「絮雨」明信片放在同一单——商家打包时估计都懵了。
深夜看着两个游戏的谷子混在一起,突然想起《消费社会》里说的"符号价值正在取代使用价值"。但转念一想,至少这些铁皮和亚克力片确实让我的书架看起来像是个"很会打游戏的人"该有的样子?
(凌晨四点的闹钟响了,该清明日方舟的理智了——顺便看看第五人格的排位保护分还剩多少)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