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营销活动的成功案例有哪些?这些玩法藏着哪些门道
最近跟做市场的老同学喝酒,聊起现在品牌营销越来越难做。他突然拍着桌子说:"要说会玩,还得看腾讯新闻!"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在电梯里看到的元气森林广告,原来背后就是和腾讯新闻的合作。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爆款营销案例。
一、把传统节日玩出新花样
去年春节在老家,看见七十岁的二叔都拿着手机抢红包,仔细看界面才发现是腾讯新闻的春节活动。要说把传统节日和现代玩法结合,他们确实有独到之处。
1.1 春节红包大战的破圈密码
2022年春节档,腾讯新闻联合六个国民品牌搞的「新春补给站」,让我这种万年不点新闻APP的人都忍不住天天签到。数据显示活动期间日均活跃用户暴涨43%,最绝的是用户平均停留时长达到8分钟——要知道现在大家刷短视频都习惯3秒划走了。
活动类型 | 参与品牌 | 用户增长 | 停留时长 |
---|---|---|---|
红包裂变 | 蒙牛、联想等6家 | +37%新用户 | 8.2分钟 |
话题互动 | 中国航天 | 讨论量破亿 | 日均5次访问 |
1.2 东京奥运会的另类打开方式
记得奥运会期间,朋友圈被「中国代表团金牌时刻」的H5刷屏。这个项目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把严肃新闻做成了社交货币,我表妹甚至为收集不同版本的夺冠海报定了凌晨3点的闹钟。
- 时间差打法:比电视台快30秒的夺冠推送
- 内容裂变:自动生成专属助威海报
- 数据闭环:点击直接跳转品牌电商页面
二、公益项目里的流量心机
上周在便利店看到农夫山泉的「爱心瓶」,扫码才发现是腾讯新闻和公益组织搞的「种太阳计划」。这种把商业和公益融合的套路,既赚口碑又拉新用户,确实高明。
2.1 99公益日的跨界教科书
腾讯新闻连续五年操盘99公益日,去年玩出了新高度。他们给每个捐赠者生成「爱心轨迹地图」,我同事老张为此翻出了十年前支教的老照片。这种情感绑定让活动分享率飙升到61%,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
项目 | 参与方 | 筹款金额 | 社交传播 |
---|---|---|---|
山里孩子看故宫 | 故宫博物院 | 820万元 | 200万次转发 |
老兵口述史 | 退伍军人事务部 | 550万元 | 登上热搜TOP3 |
2.2 知识普惠的降维打击
「新闻+教育」这个组合乍看奇怪,但腾讯新闻和学而思搞的「名师公开课」直播,首场就吸引350万家长围观。最关键的是把用户留存做到了活动后——30%的观看者养成了定期查看教育频道的习惯。
三、商业品牌的爆款制造机
前阵子帮客户做方案时,发现腾讯新闻给VIVO做的「了不起的国货」专题,内容硬是把产品参数写成了武侠小说。这种把产品卖点故事化的能力,值得所有乙方学习。
3.1 元气森林的内容种草术
谁能想到一个新闻APP能带火饮料?他们为元气森林定制的「0糖经济学」专栏,把健康饮食话题做成系列漫画。最绝的是在文章里埋了地理位置弹窗,读者走到便利店自动推送优惠券。
- 内容阅读完成率92%
- 线下核销率27%
- 复购率比常规广告高40%
3.2 汽车品牌的场景渗透
朋友最近想买新能源车,居然是在腾讯新闻的「探厂直播」里被小鹏圈粉。这个项目把枯燥的工厂参观做成解密游戏,观众可以通过答题解锁不同生产线视角,据说留资转化率比传统表单高8倍。
四、区域化运营的烟火气
去年成都疫情期间,腾讯新闻的「本地菜篮子」实时地图在我妈的朋友圈传疯了。这种把全国性平台做成社区服务中心的魄力,正是很多互联网产品缺少的接地气。
城市 | 特色项目 | 参与商户 | 民生触达率 |
---|---|---|---|
成都 | 云上菜市场 | 127家 | 覆盖83%小区 |
杭州 | 亚运服务站 | 49个场馆 | 日均服务2000人次 |
看着窗外夜幕下的写字楼,想起这些案例里藏着最朴素的道理:好营销不该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像小区门口的热包子铺,看得见的热气,摸得着的温度。下次路过便利店,说不定货架上的哪款爆品,就是某个新闻专题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创意呢。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