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微普法活动的那些暖心瞬间:藏在社区里的法治故事
周末清晨的贵阳观山湖社区飘着羊肉粉香气,张大妈拎着菜篮子往活动中心赶:"小王律师今早要教我们怎么用手机查劳动合同法哩!"这个由黔微普法工作组打造的"移动法律茶馆",已经成为贵州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新去处。
一、社区里的法律茶话会
在六盘水钟山区凤凰街道,每月第三个周五的普法市集总是热闹非凡。司法所老陈用竹编簸箕装着《民法典漫画手册》,像卖土特产似的给居民讲解:"这本'法律折耳根'最下饭,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画得清清楚楚。"
- 时间轴:2023年累计举办48场
- 特色服务:婚姻家庭咨询角+农民工欠薪快速通道
- 参与人次:超1.2万(数据来源:钟山区司法局2023年报)
二、校园里的法治成长营
毕节实验中学的法治社团最近搞了个"模拟政协"活动,孩子们提出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建议案,居然真的被收录进省政协参考资料。校长李老师笑着说:"现在学生处理校园纠纷,都懂得先翻《未成年人保护法》手册了。"
项目 | 覆盖学校 | 特色活动 | 数据来源 |
法治第二课堂 | 87所 | 法律情景剧大赛 | 省教育厅2023工作简报 |
少年仲裁庭 | 23所 | 校园纠纷调解实践 | 黔微普法白皮书 |
三、指尖上的法律便利店
在遵义习水县,快递小哥小杨趁着等装货的功夫,掏出手机刷"黔微普法"小程序:"上个月就是靠这个追回被拖欠的运费,现在每单必看电子合同条款。"这个藏着法律机器人的蓝色图标,已经成为贵州新就业群体的"电子护身符"。
- 累计解答咨询:23.6万次(截至2024年3月)
- 最热门功能:工伤计算器和邻里纠纷调解指南
- 访问高峰:每晚8-10点(据小程序后台统计)
四、田埂上的法治播种人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普法大喇叭最近换了新词,用苗语翻唱的《土地承包法》山歌在梯田间回荡。村民老吴蹲在自家新盖的猪舍前嘀咕:"要不是普法队提醒要办环评手续,我这养猪场可就违规咯。"
形式 | 覆盖村寨 | 典型案例 | 实施单位 |
双语普法 | 214个 | 林地承包纠纷化解 | 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
法治夜校 | 89个 | 宅基地确权指导 | 省乡村振兴局 |
五、车间里的法治安全员
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工老周的工作服上别着个特别的徽章——这是企业法治观察员的标识。他最近刚帮工友老李争取到职业病鉴定:"多亏普法队教的取证方法,现在车间里都叫我'周二法官'。"
夕阳西下,黔西南州普安县的法律明白人培训课堂还在继续。炊烟袅袅的村寨里,王大姐把刚学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编进山歌,背着背篓的乡亲们跟着哼唱,法治的种子就这样在山谷间悄悄发芽。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