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写出来的迷你世界堆叠脚本教程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2点半,咖啡已经凉了,显示器蓝光刺得眼睛发酸。但想到昨天答应粉丝要写这篇堆叠脚本教程,还是咬着牙敲起了键盘。这玩意儿我折腾了整整三周才搞明白,今天就把所有坑都给你填平。

一、为什么你的建筑总塌?

上周有个新手在群里发崩溃视频:精心搭的空中城堡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垮掉。其实问题出在基础堆叠逻辑上,游戏里隐藏着三条物理规则:

  • 超过15层不加支撑必定倒塌
  • 斜角堆叠时每个接触点要≥40%表面积
  • 动态物体(比如电梯)必须用特殊材质
材料类型 最大悬空层数 推荐使用场景
基础石块 8层 地下结构
钢化玻璃 22层 高空连廊
魔法水晶 ∞(但耗能) 悬浮装置

二、手把手写第一个堆叠脚本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脚本编辑器时,那些英文参数看得头皮发麻。其实核心就五条命令,我做了中文注释版:

onStackStart:
    setMaterial 玻璃  //基础材质
    setAnchor 0,0,0  //起始坐标
    setPattern 螺旋上升  //堆叠模式
    setSafetyCheck true  //开启防塌检测
    setMaxHeight 50  //限制高度

重点在setPattern这个参数,常见模式有这些:

  • 直线堆叠(适合塔楼)
  • 螺旋上升(适合旋转楼梯)
  • 蜂窝排列(最省材料)
  • 随机散落(做废墟效果)

2.1 自动加固黑科技

凌晨三点灵感突然来了——给脚本加个自动支撑系统。当检测到结构不稳定时,会自动在下列位置生成加固件:

  • 每5层加横向缓冲带
  • 转角处用三角形承重柱
  • 顶层施加反向压力

实测用这个脚本建的200层魔法塔,被陨石砸中都没塌(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三、那些官方没说的禁忌

有天下雨测试脚本时,发现几个要命的bug:

  1. 雨天湿度>70%时,粘土材质会软化
  2. 在(x=1200,y=300)坐标区有磁场干扰
  3. 同时运行3个以上堆叠脚本必崩溃

后来在《迷你世界物理引擎白皮书》里找到答案:游戏为了节省性能,堆叠计算其实是分段模拟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建筑保存后再加载会变形。

四、进阶技巧:动态堆叠

迷你世界堆叠脚本教程图片

上周帮人做可伸缩的彩虹桥,发现要解决两个问题:

问题 解决方案 代价
展开时零件碰撞 设置0.2秒延迟展开 动作变慢
收缩后模型错位 增加坐标修正参数 脚本体积增大30%

现在这桥能随日出日落自动伸缩,不过偶尔会卡住...算了明天再修吧,窗外鸟都开始叫了。

(突然发现忘记保存,赶紧ctrl+S)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