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游戏里谈论「没素质的女孩」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1点23分,我刚打完一局和平精英,队友麦里突然传来尖叫声:"你们会不会玩啊!菜鸡!"是个年轻女生的声音,接着就是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动静。这让我想起上周在贴吧看到的帖子——《盘点游戏里那些没素质的女玩家》,底下300多条回复里充斥着"公主病""电竞媛"之类的标签。

先拆解这个热搜词本身

在百度搜索框输入"和平精英没素质的女孩",自动联想会跳出:

  • 「开麦骂人」
  • 「故意伤害队友」
  • 「装萌妹骗装备」

但有趣的是,当我用同样的句式搜索"没素质的男孩",相关联想却是:

  • 「挂机」
  • 「外挂」
  • 「送人头」
行为类型 女性玩家标签 男性玩家标签
语音交流 "声音做作""公主病" "嘴臭""暴躁老哥"
战术失误 "又菜又爱玩" "莽夫""愣头青"

那些被放大的「女性特质」

去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报告显示,女性玩家在战术竞技类游戏中遭遇恶意评价的概率比男性高47%,其中63%的负面评价与游戏技术无关——比如有人因为我用变声器就说"装什么萝莉音",其实我只是感冒了。

我采访了三个真实案例:

和平精英没素质的女孩图片

  • 案例A:女生因为指挥队友"别冲太前"被截图发到贴吧,配文"女指挥真下头"
  • 案例B:男玩家开麦骂脏话被当作"真性情",同队女生说"能不能好好说话"却被录屏嘲讽
  • 案例C:双排时女队友主动分物资,男生转头就在队伍频道说"这妹子估计想钓凯子"

游戏社群的「显微镜效应」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的《游戏行为差异报告》里有个数据:当女性玩家出现失误时,82%的队友会特别注意其性别标识(粉色ID、女性角色等),而男性玩家失误时只有19%的讨论会关联性别。

和平精英没素质的女孩图片

就像昨晚那局,我们队里两个男生落地成盒没人说话,等我(女号)第三次没压住枪,马上有人开麦:"果然女的就不该打FPS"——虽然我的KD其实比他们都高。

当「没素质」成为万能标签

我整理了游戏论坛里被称为"没素质"的女性行为,发现个诡异现象:

和平精英没素质的女孩图片

  • 强势指挥=「装大姐头」
  • 温柔提醒=「绿茶语气」
  • 沉默寡言=「装高冷」
  • 活泼开朗=「吵得要死」

这让我想起社会学里的刻板印象威胁理论——当某个群体被预先贴上负面标签时,他们任何行为都可能被曲解验证这个标签。就像总有人说"女生打游戏事多",结果女生要个急救包都被说成"公主病发作"。

我们到底在愤怒什么?

凌晨3点17分,我翻着贴吧那些"没素质女玩家"的合集帖,突然意识到:这些截图里真正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比如恶意组队、外挂)其实不到20%,剩下80%的"罪证"不过是——

和平精英没素质的女孩图片

  • 用了粉色系皮肤
  • 语音里笑了声
  • 拒绝和队友组CP
  • 打死人后说了句"承让"

有个帖子特别典型:楼主抱怨匹配到"没素质女队友",证据是对方在他阵亡后说了句"你好菜"。但往前翻三页,就能找到同一个楼主发的视频,内容是他用更难听的话辱骂男队友,标题却是《教傻逼做人》。

和平精英没素质的女孩图片

写到这儿突然断电了,摸黑按下保存。或许游戏里的素质从来就和性别无关,只是有些人需要个安全的靶子来发泄失败感。就像《娱乐至死》里说的,我们正在学会用娱乐的方式对待一切,包括伤害。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