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门禁卡命令完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凌晨2点,我又在电脑前折腾《我的世界》的红石电路了。朋友服务器里那个酷炫的门禁系统让我眼馋了好久,今天终于决定自己研究明白。经过六个小时的反复试错,我把所有坑都踩了一遍——现在你只需要花十分钟看完这篇,就能避开我所有的弯路。
一、门禁卡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我的世界》里根本没有"门禁卡"这个官方物品。我们说的门禁卡系统,本质上是用物品作为触发媒介的命令方块组合。就像现实中的门禁卡需要刷卡器识别一样,游戏里我们需要:
- 一个独特的物品(比如命名过的纸片)
- 检测玩家是否持有该物品的机制
- 执行开门/关门动作的红石电路
凌晨3点15分,当我第三次把命令方块写崩时突然想通:这玩意儿不就是个"如果...就..."的条件判断嘛!
二、基础版门禁系统搭建
1. 准备你的"门禁卡"
随便找个不值钱的物品当卡最划算,我习惯用纸片:
命令 | 效果 |
/give @p paper{display:{Name:'"门禁卡"'}} 1 | 获得一张显示名称为"门禁卡"的纸 |
注意那个英文单引号里的中文引号,这是让名称显示带引号的小技巧。凌晨4点我试了八次才搞对格式...
2. 检测系统核心命令
这个命令方块要循环+始终活动模式:
execute as @a[nbt={Inventory:[{id:"minecraft:paper",tag:{display:{Name:'"门禁卡"'}}}]}] at @s run...
后半截的"run..."可以接各种动作,比如最简单的开门:
- setblock ~ ~ ~1 minecraft:air —— 消除面前的方块(门)
- playsound minecraft:block.iron_trapdoor.open —— 播放开门音效
三、进阶功能实现
天亮时我琢磨出了几个实用变种:
1. 带权限等级的卡
在NBT标签里加个自定义字段:
/give @p paper{display:{Name:'"VIP卡"'},CardData:{Level:3}} 1
检测命令升级为:
execute as @a[nbt={Inventory:[{id:"minecraft:paper",tag:{CardData:{Level:3}}}]}]...
2. 防复制机制
凌晨5点发现的妙招——给卡添加随机UUID:
/give @p paper{display:{Name:'"唯一卡"'},CardUUID:"a1b2c3d4"} 1
配合这个检测命令:
execute as @a[nbt={Inventory:[{id:"minecraft:paper",tag:{CardUUID:"a1b2c3d4"}}]}]...
这样就算复制物品,UUID也不会被复制(感谢Mojang的NBT机制)。咖啡洒在键盘上时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现实中的芯片防伪技术嘛!
四、那些坑死人的细节
太阳出来了,我必须把这些血泪教训记下来:
- 坐标问题:命令方块里的~ ~ ~是相对执行者的坐标,不是命令方块的位置
- 延迟必须加:快速刷卡会导致检测失败,在命令链中插入1-2刻延迟很关键
- 粒子效果:加个particle minecraft:end_rod ~ ~1 ~ 0.2 0.2 0.2 0.1 5会让刷卡更有仪式感
最坑的是NBT标签的大小写——"display"写错成"Display"会让整个系统瘫痪。我盯着这个错误看了四十分钟才发现问题...
五、完整示例:带音效的自动门
这是我现在服务器在用的方案:
- 第一个命令方块(循环): execute as @a[nbt={Inventory:[{id:"minecraft:paper",tag:{display:{Name:'"员工卡"'}}}]}] at @s run setblock ~ ~ ~1 minecraft:air
- 第二个命令方块(连锁): playsound minecraft:block.wooden_door.open @a ~ ~ ~ 1 1
- 第三个命令方块(连锁,延迟20刻): setblock ~ ~ ~1 minecraft:oak_door
现在每次深夜回家,听到那个木门吱呀声都觉得特别真实。虽然邻居说我敲键盘的声音像在拆房子,但看到自己搭建的系统正常运作时,那种成就感真是——等等,咖啡喝完了,我得再去泡一杯。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