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里那只水母,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凌晨三点,我又被邻居家小孩玩《蛋仔派对》的笑声吵醒。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想起上周那孩子举着iPad问我:"你知道游戏里那个会发光的水母叫什么吗?"当时被问住了,现在干脆爬起来查资料——结果发现这玩意儿来头比想象中复杂多了。
一、官方设定里的蛛丝马迹
在游戏里按F12扒代码是没戏了(毕竟主要玩手机端),但翻遍网易的官方物料,发现2022年4月的蛋仔岛生态报告里提过一嘴:"荧光水母族群是岛屿最早的原始居民"。更早的2021年12月内测版本中,它其实叫"霓虹水母",后来因为和某灯具品牌撞名才改的。
- 学名设定:Aurelia Eggformis(官方玩梗把水母属名Aurelia和蛋egg拼在一起)
- 出现位置:主要分布在派对季的深海地图,偶尔在乐园模式客串
- 特殊能力:能把蛋仔弹到三层楼高,这个反物理设定被玩家吐槽了两年
二、现实中的生物学原型
凌晨四点啃着泡面查论文,发现游戏美监绝对参考了真实物种。那种半透明伞盖+荧光触手的特征,明显糅合了三种真实水母:
特征 | 蛋仔水母 | 现实原型 |
伞盖纹路 | 放射状闪电纹 | 北极霞水母(Cyanea arctica) |
发光机制 | 蓝绿色生物荧光 | 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 |
触手形态 | 末端带小圆球 | 澳洲斑点水母(Phyllorhiza punctata) |
最绝的是,游戏里水母受到撞击会"噗叽"缩成球——这其实是澳洲箱水母的防御机制,只不过现实中被碰一下要人命,游戏里变成Q弹果冻了。
三、藏在细节里的文化梗
五点钟窗外开始有鸟叫了,但发现个更有意思的事。去年春节活动时,水母伞盖出现过暗纹,放大看居然是:
- 闽南地区的"水母娘娘"信仰图案
- 《海错图》里记载的"海月"水母线描
- 甚至还有日式祭典常见的提灯纹样
问过做游戏本地化的朋友,说这是故意设计的彩蛋。不同服务器看到的花纹会有微妙差异,国服版本就藏着更多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元素。
那些被废弃的早期设定
在某个游戏论坛挖到2019年的策划案截图,原来水母差点被做成反派角色!初始设定里它们会:
- 偷走蛋仔的装备(后来改成现在的中立生物)
- 组成蜂巢思维网络(保留了这个设定,见深海Boss战)
- 下雨天会变异(这个太阴间被毙掉了)
现在想想,要是真按这个方案做,估计小朋友晚上要做噩梦。还是现在这样好,我家楼下那孩子每次被水母弹飞都笑得像个小疯子。
四、玩家创造的二设宇宙
天快亮了,但UGC内容实在太多不得不写。在玩家社区里,这只水母已经被脑补出完整身世:
- 抖音热门#蛋仔水母舞 其实是模仿触手摆动节奏
- 同人画师给它起了几十个外号,"果冻喷射器"算是最传神的
- 有硬核玩家用Unity复刻了水母物理引擎,发现要调137个参数才能接近官版手感
最离谱的是某高校海洋社团,去年用3D打印水母模型+LED灯带真的做出了能弹乒乓球的装置,据说还发了篇《仿生力学在游戏道具中的应用》——游戏策划估计都没想到能这么玩。
咖啡喝完了,晨光透过窗帘缝漏进来。回头看了眼昨晚的笔记,突然理解为什么那孩子这么喜欢追着水母跑了——谁不喜欢这种既科学又魔幻的小生物呢?下次再遇到他,应该能讲点有意思的东西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