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今日活动App的界面设计到底怎么样?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最近在芜湖本地论坛看到不少人讨论这款新上线的生活服务软件,趁着周末有空下载体验了下。作为每天要接送孩子又要找遛弯地的宝妈,这类App确实能省不少事。但用下来发现,它的界面设计确实有些特别之处值得说道。

一打开就看到的视觉冲击

启动页的渐变橙色特别抓眼,和芜湖市花鸠兹雕塑的青铜色系意外契合。首页顶部的「活动雷达」搜索框设计成芜湖地图形状,长按还能触发语音输入,这细节比普通的长条形搜索框有意思多了。

  • 信息瀑布流采用三栏卡片式布局
  • 每个活动卡片右上角标注步行/驾车时间
  • 图片占比控制在60%避免视觉疲劳

对比其他城市服务App的界面差异

功能模块 芜湖今日活动 南京惠生活 杭州城市通
导航栏位置 底部动态悬浮 顶部固定 侧边抽屉
图标风格 立体微质感 扁平化 线性图标
数据来源 文旅局/街道办(2023年公共服务数据接入报告 商务局合作商户 第三方数据抓取

藏在细节里的城市温度

周末找亲子活动时发现个贴心设计,每个活动详情页的「同行准备」清单会根据活动类型自动生成。比如报名赭山公园的观鸟活动,清单里会出现望远镜型号建议和防蚊贴购买链接,这比单纯的活动介绍实用得多。

信息筛选的三种妙招

  • 地图模式能看到3公里内的所有活动气泡
  • 时间轴视图能拖拽查看不同时段热度
  • 个性化标签支持组合筛选(带娃/约会/拍照)

上周三约闺蜜去滨江书店参加读书会,用「路线指引」功能时注意到个小彩蛋。导航到长江中路那段,界面突然变成手绘版老海关大楼的插画,底下还有行小字提示「此处适合拍复古风照片」,这种本地人才懂的细节确实加分。

夜间模式的特别处理

晚上十点刷App找次日早餐市集时,发现它的深色模式不是简单的黑白反转。针对美食类内容会自动调高饱和度,文化类活动则保持低对比度的水墨效果,这种智能适配比很多App的全局夜间模式用心。

视觉场景 色彩方案 字体对比度
美食类 暖橙+琥珀色 1:4.5
文化类 黛蓝+月白色 1:3.8
运动类 活力红+云灰色 1:4.2

让人又爱又恨的交互设计

周日下午想报名晚上的脱口秀,发现「活动日历」的日期切换需要左右滑动而不是点选。虽然滑动流畅度不错,但对于急着找当日活动的用户来说,直接显示当天活动可能会更高效。

不过它的「紧急替补」功能倒是拯救了我两次临时计划。有次孩子突然想去科技馆,正巧看到有人退票,点进详情页直接弹窗显示「距您1.2公里有用户转让名额」,这种即时性的信息推送确实能提升使用黏性。

字体选择里的门道

细看文字排版发现,标题用的是方正屏显雅宋,正文则是阿里普惠体。这种组合在保证阅读流畅度的标题字体自带些许徽派建筑的飞檐韵味。不过部分活动详情页的正文行间距偏窄,长时间阅读容易眼花。

最近更新后新增的「方言切换」挺有意思,切换到芜湖话模式后,所有按钮文案都变成「搞么事」「歇歇孬」这些俚语,连加载动画都变成了翻滚的小笼汤包。虽然实际用处不大,但这种本土化设计确实能引发会心一笑。

芜湖今日活动app的界面设计如何

周末带老人去参加社区活动时,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语音播报」功能。每个活动卡片右下角的小喇叭,点开就能听到带芜湖口音的简介,比纯文字阅读省事得多。不过有时在公共场所突然外放声音,这个交互逻辑可能需要优化。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