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取名王者荣耀怎么取
我姓王,想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这名字到底行不行?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朋友突然发微信问我:"老王,我媳妇非要给孩子取名叫王者荣耀,你说这能行吗?"
这问题把我问住了。作为一个经常帮人起名的文字工作者,我见过各种奇葩名字,但"王者荣耀"这个确实有点特殊。我掐灭手里的烟,决定认真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一、先看法律层面
翻开《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白纸黑字写着:"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
但别高兴太早,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还有个但书:
- 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不得使用可能造成混淆或者误解的词语
- 不得使用可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词语
这就很有意思了。"王者荣耀"算不算违背公序良俗?我查了查裁判文书网,发现还真有个类似案例:
案件 | 结果 |
2017年陕西某夫妇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 | 派出所最终予以登记 |
看来法律上确实可行,但这只是开始。
二、社会接受度问题
我随手发了条朋友圈:"你们觉得'王者荣耀'这个名字怎么样?"结果炸出一堆评论:
- "上课点名时老师会不会问'今天打排位了吗'?"
- "公司HR看到简历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人在开玩笑吧'"
- "等孩子长大,这游戏说不定都凉了"
最扎心的是我大学同学老李的留言:"我儿子叫李泽言(某恋爱游戏角色),现在初中天天被同学调侃,都快抑郁了。"
2.1 名字的时效性风险
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流行文化命名的时效性。我想起几个例子:
名字 | 来源 | 现状 |
张QQ | 2000年代QQ盛行 | 现在显得过时 |
李淘宝 | 电商兴起时期 | 容易引发调侃 |
王者荣耀现在火,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呢?
三、心理学角度分析
我翻出尘封已久的《发展心理学》教材,里面提到:
- 名字是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 非常规名字可能导致儿童社交适应困难
- 名字引发的持续调侃可能影响自尊发展
突然想起高中同学"史珍香"的遭遇,这个梗跟了她整整三年。
3.1 命名心理学研究
美国有项追踪研究发现:
名字类型 | 学业表现 | 社交能力 |
传统名字 | 较好 | 较好 |
独特名字 | 波动较大 | 两极分化 |
当然,这不能说明独特名字就一定不好,但确实存在风险。
四、实用建议
如果非要和"王者荣耀"扯上关系,我琢磨出几个折中方案:
- 王曜:取"耀"字谐音,比较传统
- 王荣:取后两个字,普通但稳妥
- 王昭:音近"王者",有历史感
或者可以考虑把游戏元素拆解重组:
游戏元素 | 可借用字 |
王者 | 王、昭、卓 |
荣耀 | 荣、耀、光 |
窗外天都快亮了,我又点了支烟。突然想起《论语》里那句"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字这事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最后我给朋友回了条语音:"要不...再想想?"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