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很久没排期的角色
第五人格那些被遗忘的老朋友:谁很久没排期了?
凌晨三点,我盯着游戏里的角色列表发呆——突然发现有些角色好像很久没在排期表上见过了。这感觉就像翻通讯录时突然看到某个老朋友的名字,才惊觉已经两三年没联系了。今天就让我们扒一扒那些被版本列车暂时落下的角色们。
一、排期消失的"失踪人口"
先说个冷知识:根据我的手动记录(没错我真的做了Excel表),以下角色已经超过150天没有出现在排期公告里:
- 疯眼 - 上次排期是去年万圣节活动
- 孽蜥 - 整整六个月没进排期表
- 26号守卫 - 最近一次还是春节限定皮返场
这情况让我想起去年官方说过要调整排期规则,但具体怎么调的公告早就沉到官网第三页去了。不过有个规律倒是很明显——操作难度高的角色往往排期更少。
二、排期背后的隐藏逻辑
我翻遍了近两年的排期记录(别问为什么这么闲),发现这些数据特别有意思:
角色类型 | 平均排期间隔(天) |
热门求生者 | 28-35 |
冷门监管者 | 90-120 |
特殊机制角色 | 150+ |
看到没?像疯眼这种要背地图的监管者,排期间隔直接奔着半年去了。有次我在策划直播里听到句"这类角色出场率不到3%",当时还没在意,现在想想可能这就是原因。
2.1 玩家社区的反馈
贴吧有个老哥说得挺实在:"现在排期就跟开盲盒似的,永远是新皮和热门角色来回刷。"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反映出一个问题——排期策略越来越向商业价值倾斜。
我整理了几个冷门角色玩家的典型吐槽:
- "入坑时本命是孽蜥,现在只能当收藏品"
- "26号守卫上次排期时我还在读高三"
- "疯眼玩家已经学会用其他角色模拟建筑工体验"
三、那些被遗忘的机制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疯眼的机关墙——现在新地图越做越大,这技能的实际控制范围反而变小了。有次自定义模式试玩时,我发现某些墙体的判定范围悄悄改过,但公告里根本没提。
更惨的是孽蜥的跳跃机制。现在新出的监管者个个带位移,相比之下这个曾经引以为傲的三段跳就显得有点笨重。上次看到绝活哥直播时,他硬是用孽蜥打出了五杀,弹幕全在刷"文艺复兴"。
3.1 版本迭代的代价
记得2021年那会儿,26号守卫的炸弹还是战术核心。现在呢?新角色要么自带透视,要么有范围控制,这种需要预判的机制确实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老角色的独特手感,是那些新晋T0永远替代不了的。
凌晨四点半,游戏里突然弹出更新公告。我眯着酸胀的眼睛扫了一眼——果然又是某个热门角色的新皮肤预告。窗外开始有鸟叫声了,突然很想开把自定义,就用那个180天没排期的老家伙。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