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给小孩取名王者荣耀
当“王者荣耀”成了孩子的名字:一场关于姓名权的荒诞与现实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跳动的电量提示,突然想起2017年那个被全网群嘲的新闻——陕西某夫妇真给新生儿取名"王者荣耀",还成功上了户口。当时网友的段子比我的咖啡还提神:"这孩子将来老师点名不得跟打游戏似的?""等孩子长大了,会不会反问父母'你们当年是输了多少把才给我取这名字?'"
一、这不是段子,是真实存在的户口本
翻出当年的新闻报道,白纸黑字写着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的回应:"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公民有权决定子女姓名"。这个案例像块试金石,把《民法典》第1012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的冷冰冰条文,炸成了全民热议的火锅。
年份 | 奇葩姓名案例 | 登记结果 |
2017 | 王者荣耀(陕西) | 成功登记 |
2019 | 高富帅(浙江) | 被拒 |
2021 | 李不尚书(山东) | 成功登记 |
键盘上的烟灰突然掉在法规汇编上,正好盖住《姓名登记条例(初稿)》第12条:"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内容:……(五)可能对公序良俗造成不良影响的其他内容"。你看,连立法者都在这打太极。
二、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崩溃
发小在户籍科工作,有次喝多了跟我吐槽:"现在年轻人取名的脑洞,比我们打印机卡纸的频率还高。"他们内部有个不成文的判断标准:
- 会不会让孩子在课堂被哄笑
- 是否明显带有商业品牌特征
- 有没有包含侮辱性谐音
- 能不能用规范汉字书写
"但'王者荣耀'这四个字,你说它违反哪条了?"他猛灌了口啤酒,"游戏公司又没来告他们侵权。"
2.1 那些年被拒绝的奇葩名
上海某派出所的登记簿上,赫然记录着这些失败案例:
- "陆焰之瞳"(申请人坚持说是玄幻小说角色)
- "支付宝"(父母说是希望孩子财源广进)
- "史诗王爵"(00后父母的中二病晚期)
最绝的是某家长想给孩子取名"赵C",被拒后一路告到最高法院,最后居然赢了——因为《居民身份证法》确实没规定不能用字母。
三、心理学家的担忧不是矫情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教授王芳(化名)的团队做过跟踪研究,发现名字特殊的孩子在小学阶段:
- 被取绰号的概率高出普通名字47%
- 课堂主动发言率降低23%
- 三年级前出现自我认同困惑的达38%
"有个叫'杜蕾斯'的案例虽然被派出所拦下了,但想象下这孩子要真叫这名..."王教授突然停顿,眼镜片后的目光让我想起被毕业论文支配的恐惧。
四、游戏公司偷着乐?想多了
腾讯法务部朋友透露,他们收到"王者荣耀"取名新闻时开了紧急会议,结论是:不构成商标侵权。根据《商标法》第59条,姓名权优先于商标权。但法务小姐姐补了句:"要是有人注册'腾讯游戏'当名字,我们肯定要较真。"
夜深了,窗外传来外卖电动车碾过减速带的声响。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日本《户籍法》第50条会明确规定:"子の名には、常用平易な文字を用いなければならない"(孩子的名字必须使用常用汉字)。这种看似死板的规定,反而省去了多少麻烦。
咖啡杯底的最后一口已经凉透,屏幕上的文档光标还在闪烁。想起老家祠堂里那些"招娣""来福"的名字,突然觉得"王者荣耀"至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虽然这个进步看着像是个玩笑。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