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活动期间如何通过微信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苹果活动期间如何用微信「黏住」用户?这5招亲测有效
北京三里屯苹果店里飘着拿铁香,小李边排队等新品试玩边刷朋友圈,突然看到苹果公众号弹出「摇一摇得AirPods」活动。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让当天到店人数比平时多了三成。
一、把微信变成活动主战场
去年双十一,某国产手机品牌在微信发起「寻找隐藏优惠码」活动,7天新增12万粉丝。相比之下,苹果的玩法更「润物细无声」——他们甚至不用群发消息就能让用户主动互动。
互动形式 | 安卓品牌平均参与率 | 苹果活动参与率 | 数据来源 |
朋友圈广告 | 1.2% | 3.8% | 《2023移动广告效果报告》 |
小程序互动 | 15% | 32% | 微信公开课Pro数据 |
社群裂变 | 20% | 47% | 艾瑞咨询行业研究 |
1. 预约功能的「小心机」
苹果春季发布会前,微信服务号底部菜单悄悄多出「新品剧透」栏目。点进去不是直接预约,而是需要回答三个产品相关选择题才能解锁预约资格——这个设计让用户停留时间从平均40秒提升到2分钟。
- 在问题设置中埋入产品卖点(比如「新一代芯片提速百分比是?」)
- 答错自动推送30秒科普视频
- 答对后生成个性化邀请函海报
2. 朋友圈广告的「显眼包」战术
记得iPhone 14的「动态岛」广告吗?苹果在微信朋友圈投了会「动」的广告:
- 上午投放大字报式悬念广告
- 中午更新为功能演示短视频
- 傍晚变成可直接跳转预约的互动卡片
二、让每个用户都成为「自来水」
去年秋季发布会,苹果在微信生态玩了个「暗号接力」:
- 小程序生成专属「产品密语」
- 好友互猜密语含义可解锁优惠
- 猜中3次即可获得门店咖啡券
这个活动让苹果企业微信好友数单日增长8万+,更有趣的是,27%的参与用户是40岁以上的果粉——他们主动把密语发到家庭群求解答。
3. 客服话术的「温度计」
对比其他品牌机械化的自动回复,苹果的客服话术藏着小心思:
用户提问 | 普通回复 | 苹果式回复 |
「什么时候发货?」 | 「按付款顺序3-5个工作日」 | 「您选的远峰蓝正在富士康做最后质检呢,预计周三就能飞奔向您~」 |
「能优惠吗?」 | 「暂无优惠」 | 「给您准备了个小惊喜,分享购买心得可解锁隐藏礼包」 |
三、线下活动的「线上分身」
上海苹果店举办摄影讲座时,同步在视频号开启「镜头捉迷藏」:
- 直播过程中突然定格画面
- 观众找出画面中隐藏的产品logo
- 截屏发到公众号立即获得门店贴纸
这个设计让直播平均观看时长达到47分钟,是行业均值的3倍。更妙的是,很多人为了找logo反复回看,自然记住了产品细节。
4. 小程序游戏化设计
Apple Watch Series 8上市时的小程序,把产品体验做成了解谜游戏:
- 用户需要用手表测量虚拟角色的心率
- 根据健康数据解锁剧情线索
- 通关后可生成「健康侦探」电子证书
五、活动后的「余温料理」
别小看活动结束后的动作。苹果在会员生日月推送的「回忆账单」总被疯传:
- 展示用户历年购买产品的「年龄」
- 计算这些设备节省的总时间
- 生成专属产品进化时间轴
有位用户发现她的iPad已经「7岁」了,感动地在小红书发帖:「没想到苹果比我还记得清楚」。这条笔记获得2.3万点赞,评论区变成大型「晒机龄」现场。
窗外飘起细雨,小李握着刚中的AirPods走出苹果店。他不知道的是,刚才的摇一摇互动已经触发后续的个性化推送——明天上午10点,他的微信将会准时收到「适合AirPods的跑步歌单」推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