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变人画画图片
当蛋仔派对变成人:一场关于绘画与AI的有趣实验
凌晨2点17分,我第3次把数位笔摔在桌上——画了半个通宵的"蛋仔拟人图"怎么看都像恐怖片现场。就在准备放弃时,突然想到个邪门问题:如果让AI把游戏里的蛋仔角色变成人类会怎样?这个念头像咖啡因般激活了我,于是有了后面这场既离谱又上头的实验。
一、为什么非要让圆滚滚的蛋仔长出手脚?
上周逛绘画论坛时,看到有人把《蛋仔派对》里那个粉色的嘤嘪蛋画成穿lo裙的萌妹,评论区炸出几百条"求教程"。这让我想起去年《原神》的史莱姆拟人热潮,但蛋仔的变形难度显然更高:
- 没有明确五官的Q弹球体
- 靠配饰区分的200+角色
- 必须保留"一碰就会滚走"的魔性气质
最要命的是,游戏里所有蛋仔都长着同款小短腿。当我试着给网红"仔仔熊"画人类身体时,发现无论搭配什么服装都会变成五五分身材,活像被门夹过的泰迪熊。
二、人类画师VS AI的变形对决
在连续产出5张畸形儿般的作品后,我决定拉AI下水。用Midjourney输入"蛋仔派对角色人类版"时,生成结果意外地...正常?
角色 | 人类画师版 | AI生成版 |
仔仔熊 | 像穿玩偶服的醉酒大叔 | 日系萌妹+熊耳发箍 |
嘤嘪蛋 | 恐怖谷效应的微笑脸 | 粉色双马尾JK |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AI作品虽然精致却丢失了蛋仔的灵魂——那些歪嘴笑的贱萌表情、摔跤时夸张的物理抖动,在拟人化后都变成了模板化的二次元形象。
2.1 三次元化的灾难现场
不死心的我又尝试写实风格,结果更加惨烈。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写实版劳改蛋",直接把黄色蛋壳转化成某种不可描述的皮质紧身衣,评论区纷纷表示"需要洗眼睛"。
三、从失败里扒出的实用技巧
经过37次翻车后,总算摸到点门道。如果要手动绘制蛋仔人类版,这几个血泪教训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
- 保留标志性元素:仔仔熊的腮红、嘤嘪蛋的蝴蝶结,转化时要比原版更夸张
- 动态比颜值重要:画成人类后,摔倒姿势要比游戏里更浮夸
- 色彩饱和度+20%:现实世界的颜色对蛋仔岛居民来说太寡淡了
有个取巧办法是参考《Line Friends》的布朗熊——同样圆润无棱角的角色,他们的人类化方案是把头身比控制在1:1.5,衣服永远大一码。
四、那些让人笑吐奶的AI黑历史
凌晨4点的实验群里,大家开始分享AI生成的诡异作品:
- 输入"蛋仔穿汉服"产出清朝僵尸
- "蛋仔医生"变成举着针管的变异胚胎
- 最绝的是某次生成"蛋仔总裁",AI给光溜溜的蛋体套上西装后,领带位置刚好在...不可描述部位
这些翻车案例反而证明:蛋仔的魔性魅力恰恰来自它反人类的构造。就像《蜡笔小新》的野原广志,完美复刻现实中的上班族反而会失去喜剧张力。
窗外鸟叫时,我盯着最后那张"类人蛋仔"发呆——它有着恰到好处的怪异感,既不像游戏原版那么抽象,又保留着让人想踹一脚的欠扁气质。或许这就是虚拟与现实之间最妙的平衡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