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皮肤手机会不会更容易发烫?咱们来扒一扒真相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最近总看见年轻人拿着那种能看到内部零件的透明手机壳,我闺女也缠着要买。可我这当爹的心里犯嘀咕:这透明壳子看着是酷炫,但会不会像蒸笼似的把手机捂得发烫?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手机散热到底靠什么?

要说清楚透明壳的影响,得先明白手机怎么散热。就跟咱们天热要扇扇子一个道理,手机主要靠三种方式散热:

  • 热传导:热量从芯片传到金属中框
  • 对流散热:靠空气流动带走热量
  • 热辐射:像太阳晒那样自然散发

透明材质大揭秘

市面上的透明壳主要分两种材料:聚碳酸酯(就是塑料)和钢化玻璃。去年小米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同样厚度下:

透明皮肤是否会增加手机发热的风险

材质类型 导热系数(W/m·K) 透光率 常见机型
航空铝 160 0% iPhone边框
聚碳酸酯 0.2 92% 主流透明壳
钢化玻璃 1.1 89% 高端透明壳

实测见真章

上周我特意借了同事的三星S23做测试:裸机玩《原神》半小时,温度升到42℃;套上某品牌玻璃壳后,温度计显示44.5℃。不过要说明的是,这温差还没到烫手的程度。

设计细节是关键

同样是透明壳,有些牌子在侧面开蜂窝孔,底部留散热通道。这种设计好的壳子,实测温度跟裸机相差不到1℃。所以说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壳,得看具体做工。

给准备买壳的朋友提个醒

  • 打游戏时建议摘壳或选带散热孔的
  • 避免买带闪粉装饰的款式(那些亮片会影响散热)
  • 夏季优先选0.3mm以下的超薄款

最后说个冷知识:华为工程师告诉我,他们测试过全透明手机概念机,在背板里埋了微型导热带,散热效果反而比普通玻璃背板强15%。所以说材质创新这事,还真说不定哪天就有黑科技呢。

这两天准备带闺女去华强北转转,听说新出了带变色功能的智能温控手机壳。这玩意儿能不能自动调节散热,下回实测再跟大伙儿唠唠。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