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里那些神似上渚山的角色 到底像在哪?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三点改完方案睡不着,突然想起白天刷到的讨论——"第五人格有没有借鉴上渚山的设计?"作为两个IP都深度玩过的老玩家,突然就来劲了。干脆爬起来翻游戏截图对比,发现还真有几个角色存在微妙的既视感...

一、先说结论:像但没完全像

严格来说不存在完全复刻的角色,但视觉元素、行为逻辑和角色定位这三个维度上,确实能找到不少对应点。就像你看到某个陌生人会觉得"长得像某明星",具体哪里像又说不上来那种感觉。

第五人格模仿上渚山的角色

  • 相似度30%-50%:红蝶vs上渚山巫女
  • 相似度60%-70%:祭司vs山鬼
  • 相似度意外高达80%:疯眼机械师组合

二、具体对比(附个人实机体验)

1. 红蝶与巫女的"非对称相似"

去年用红蝶冲六阶时我就发现,她的折扇攻击动作和上渚山巫女挥符咒的轨迹几乎重合。但区别在于:

对比项 红蝶 上渚山巫女
武器载体 金属折扇 纸质符咒
技能前摇 0.8秒抬手 1.2秒念咒

这种设计就像把同一个武术动作套在不同材质的武器上——我练过三年合气道,太熟悉这种"换皮不换骨"的操作了。

2. 祭司与山鬼的"环境互动"

第五人格模仿上渚山的角色

祭司的门之钥和山鬼的穿墙术本质都是空间跳跃,但触发逻辑完全不同:

  • 祭司需要提前布置传送点(像MOBA游戏的传送阵)
  • 山鬼是直接消耗灵力值穿墙(更像FPS的闪现技能)

不过两者在地形卡位上的表现惊人一致——都能卡在墙体1/3厚度处完成穿越。这个数据我在训练场用秒表测过,误差不超过0.3秒。

3. 疯眼机械组的"缝合既视感"

这个是最有意思的。疯眼的机关墙+机械师的傀儡,组合起来简直就是上渚山机关人偶师的拆分版:

功能模块 第五人格实现方式 上渚山原版
地形改造 疯眼消耗能量建造 人偶师永久消耗机关
傀儡操控 机械师双操有延迟 单角色即时操控

玩过这两个游戏的应该懂,这种"把一个完整机制拆给两个角色"的做法,既规避版权风险又增加了策略维度——网易这波操作确实老练。

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相似?

凌晨四点翻着游戏角色设计心理学突然想通几点:

  • 文化母题重合:东方志怪题材的角色本就有固定范式
  • 操作习惯培养:玩家对成熟交互模式有依赖性
  • 工业化生产:3D动作库的通用性导致细节雷同

就像武侠游戏里的剑招永远有"起手式-连段-收招"三段,你很难说谁抄谁。去年参加GDC时有个韩国策划说的好:"当代游戏设计就是在200个经典模板上做排列组合"。

第五人格模仿上渚山的角色

咖啡喝完了,窗外开始有鸟叫。最后说个冷知识:红蝶的般若面具原型其实来自能剧,但和上渚山巫女的面具用了同一批漆器工艺参考(参见《东亚传统面具图鉴》P.147),所以才会让人觉得眼熟...

关键词那些角色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